河南食品网讯 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儿童的茁壮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建设。在食品安全搞得人心惶惶的现状下,儿童食品安全尤其引起人们的重视。在这种背景下,某些食品生产企业就另辟捷径,以“儿童食品”为卖点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食品。昨天小编在超市看到了儿童面条、儿童酱油等着重强调“儿童”食用的食品堆满了半个货架,而它们的价格都要比普通的食品要高出很多。前来购买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。
小编随便问了几个购买食品的家长,有的家长说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,多掏点钱买个放心。还有的家长说即使吃了没有好处,至少应该不会有坏处吧,所以也不在乎它比别的价格贵一点。当小编再问他们是否会看食品标签时,很多家长说没留意过,还有些说一般只会看一下保质期。都说“女人和孩子的钱是最好赚的”,看起来确实如此,儿童食品的卖点恰好戳中这两点,难怪市场如此好。
但是儿童食品真的如同它所宣扬的那么好么?小编查询食药总局网站得知,我国目前对于3周岁以上的儿童,没有专门的食品标准要求,也未出台明确的“儿童食品”定义。而且小编查看了超市的几种儿童食品标签发现,儿童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普通食品相差无几,甚至有几样产品还多了几种添加剂,这是为了迎合儿童的口感或改善食物的质感而添加的。还有一些以食物中有锌、钙等微量元素为卖点,其实营养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不同的,盲目地补充各种元素对身体不仅没有益处,过量微量元素甚至可能对身体有害。由此可见,儿童食品只是“看上去很美”,如果稍微一考究就会发现这只是噱头,实际上既不是消费者所以为的那样健康,在价格上也不实惠。
小编了解家长以孩子健康为重的心态,但是家长也要做到购买食品时不跟风。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段补充各种营养,其次要学会看营养标签不要看商家的宣传就盲目购买,最后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,只有这样儿童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。也希望国家能尽早颁布儿童食品相关法律准则,填补这一块的法律空白,让食品安全有法可依。